幼儿“自私”有度需妈妈正确引导
??????? 妈妈想培养的交往能力,就经常请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和邻居家的孩子到家里做客。结果孩子们每次都不欢而散。不是因为想玩同一件玩具而吵架,就是因为都想吃很大的苹果哭鼻子。幼儿的自我意识太强,有的小朋友就说他太"自私",不愿意跟幼儿玩。有的大人就说他太"独",也不让孩子跟他玩。
其实,孩子天生就有一种"自私"的倾向。生物学认为,这是生物的自我保护机制。一定程度的"自私"并不是一件坏事。正因为"自私",人们才会特别悉心地?;ぷ约荷钏璧谋匦杵罚鹤约旱囊路?、自己的食物、自己的房子。社会学认为,正因为"自私",人们才会对亲人、朋友等跟自己关系亲近的人有很深的感情。但陈先生认为"自私"一旦过了度,就成了阻碍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问题行为。幼儿"自私"过了度,就成了人们常说的"独",是妈妈的养育出了问题:
?? 不厌其烦地为他取他伸手就可以拿到的玩具,捡起他自己不慎掉在地上的图书,递到他的手边,把家里舒服的椅子留给他坐,把很好吃的苹果递到他的嘴边,那么幼儿会觉得别人为他做事是应该的,好东西自然应属于他。无论是现在还是长大以后,他都会期望别人继续服侍他、让着他,不会有任何为别人做事、与别人分享、协作的意识。
??? 幼儿一摔跤,妈妈就紧张兮兮地抱起他:"幼儿不哭,都怪妈妈。来,打妈妈,打妈妈。""幼儿不哭,打地,打地。"幼儿永远都不知道摔跤是因为自己走路不小心,是自己的错。久而久之,幼儿遇到挫折,就会把错怪罪在别人身上。在他的观念中,错的、坏的都是别人的,对的、好的都是自己的。以后,他总是把坏的东西留给别人,自己拿好的;即使是自己犯下的错误,也会很自私地推卸到别人身上?!?br>
下一篇:教育加盟,孩子的罗马大道 上一篇:幼儿服用感冒通有弊端
标签:
热门推荐